沙海养虾创新带来的味蕾盛宴 新疆沙漠中的奇迹
来源:网络 热度:66℃ 2024/10/18 19:26:08

今年的最后一批虾已经下池了。由于气候因素,只能等明年再继续养殖。10月12日,黄光将虾饲料称量、搅拌完毕后,习惯性地尝了一口,笑着对记者说道:南美对虾能吃的饲料,我也能吃。

黄光在阿拉尔市陇达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担任技术员已有两年时间。这个基地位于阿拉尔市金杨镇,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地方。
黄光出生于广东佛山,自幼便受海鲜滋养。家乡那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物产,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高中毕业后,他选择进入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学习。
在老师的引荐下,黄光不仅结识了塔里木大学水产系的聂竹兰副教授,还认识了想在新疆发展水产养殖产业的彭仁凯。
2022年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年设立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以支持南疆渔业发展。兵团农业农村局编制的《兵团南疆师市盐碱水渔业养殖规划》提出,将大力推进南疆盐碱水渔业发展。
2022年8月,怀着对千里之外戈壁荒漠的浓厚探索兴趣,黄光初次来到阿拉尔市。在阿拉尔市陇达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仁凯的带领下,黄光来到沙漠深处的金杨镇,看到这里干旱的气候、相对匮乏的水资源,且水质和土壤条件与南方有着巨大差异,他心中不禁产生疑虑――在此养殖南美对虾似乎是天方夜谭。
彼时,彭仁凯作为致富带头人,正在不断探索温室大棚海鲜陆养模式。
“我们的养殖基地能够充分利用这些闲置土地。”彭仁凯介绍道,一方面,有效盘活了长期无法进行耕作的盐碱地,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再度利用;另一方面,创新性地开展水产养殖,开辟出全新的增收途径。
为了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阿拉尔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塔里木大学的砖家团队,开展大水面盐碱水养殖研究,这让黄光在迷茫中看到了希望。
这位在江南水乡长大的小伙子,决定在沙海中创造出产海鲜的奇迹。
回到广东后,黄光四处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南美对虾的生长习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同时积极向农业砖家请教,认真学习相关养殖技术。
在养殖进程中,对盐碱水的调控至关重要
特别声明:本站属个体站点,非官方网站。本站的文章内容由系统自动采集,不保证其真实性,敬请自行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并请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 |